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健全規范資產處置審批流程,淮安區研究制定《淮安區區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操作規程(試行)》,并在嚴把“六關”上下功夫,做實做細國有資產處置工作。
嚴把“審批關”。明確不同資產處置事項的審批主體及資產處置的基本審批要求,對未達到最低使用年限資產,須提供技術鑒定報告,對不符合處置條件的資產一律不予審批。
嚴把“核查關”。明確無償劃轉、對外捐贈、轉讓、置換、報廢、損失核銷等各類處置方式所需的共性材料和個性材料,為單位處置資產提供了依據和參考,避免各單位隨意處置資產。
嚴把“拍賣關”。資產經批準公開拍賣的,委托中介機構評估后進入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或選擇有資質的拍賣機構公開處置,確保資產處置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嚴把“收益關”。資產處置收入須嚴格按照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有關規定及時足額繳入非稅收入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嚴把“執行關”。要求單位在國有資產處置完成后的5個工作日內報區國資中心備案并及時調整好賬務,確保資產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卡相符。
嚴把“跟蹤關”。充分利用江蘇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平臺(簡稱“資產云”),要求單位在完成線下資產處置流程后及時更新“資產云”數據,構建資產處置前后銜接的動態管理體系。